[1] |
刘冬梅, 吕金虎, 郭铁成, 毛世平, 刘婉钰, 肖立晟, 栾稀, 朱春奎.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1-9. |
[2] |
吴一楷. 超越传统监管:私人部门在新兴技术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与风险因应[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10-20. |
[3] |
何文盛,卢雅灵. 科技创新领域中财政政策的演进特征、工具应用与变迁逻辑研究——基于文本挖掘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21-31. |
[4] |
刘毅楠.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金融技术治理论纲[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32-42. |
[5] |
郭小东. 论设计监管:数字时代科技治理的新范式[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43-50. |
[6] |
郭卫东, 杜德斌, 李庭竹, 张强, 于英杰. 全球研发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与组态致因——以全球研发2500强企业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51-62. |
[7] |
罗利华, 王玥, 潘涌. 资金投入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实质性创新了吗?——基于专利与资金来源的分类视角[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63-71. |
[8] |
尤晓彤, 杏稼龙, 吴福象, 蒋璐瑶.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72-80. |
[9] |
黄永春, 万安位, 钱昕怡, 钱春琳. 教育投入、人才积累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实证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81-92. |
[10] |
操友根, 任声策, 杜梅, 刘永冬. 创新生态视角下的区域科创走廊:内涵、现状及发展对策——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93-102. |
[11] |
黄安胜, 薛泽茜, 朱春奎. “多源流” 视域下地方自发政策试验的成长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案例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103-110. |
[12] |
陈灵芝, 马艳艳.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与企业重大技术创新:来自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证据[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111-120. |
[13] |
敦志刚. 科技体制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121-128. |
[14] |
和鸿鹏. 如何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术使用——基于55所世界一流高校的调查[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129-135. |
[15] |
吴宗泽, 任柏玉. 合成数据的隐私风险、监管困境与完善进路[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8): 136-1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