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中英文目录[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0-0. |
[2] |
陈良雨, 张欣. 基于组织惯性视角的高校有组织科研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1-8. |
[3] |
霍影, 孙辉. “卡脖子”情境下科技领军企业如何实现创新生态系统替代——对华为鸿蒙生态的单案例探索[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9-20. |
[4] |
戚湧, 王心鑫, 邓雨亭. 开放参与度对数字开源社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21-29. |
[5] |
孙冰, 栗剑. 中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是否激励了县域创新产出的 “量” “质”提升?[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30-39. |
[6] |
耿红军, 才淼, 王昶, 李启厚. 构建技术保护空间:新兴技术生态位跃迁的政策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40-49. |
[7] |
徐君, 邢豪, 张珂铭, 于轩. 中国数据安全态势评估、时空演化与敏捷响应机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50-60. |
[8] |
梁彤缨, 喻守鹏. 创新政策组合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财税政策视角[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61-69. |
[9] |
西桂权. WSR系统方法论视角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识别与应对[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70-81. |
[10] |
刘和东, 徐艺丹. 国有企业合作创新突破原创技术的机制与效应[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82-93. |
[11] |
李莎, 刘园彬, 张瑶, 张延平, 赵心洁. 组织学习视角下深海油气开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以中国海油 “璇玑”系统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94-102. |
[12] |
杜先进, 江海燕, 墨宏山, 车子璠, 刘龑龙, 吴根, 莫申江. 基础研究青年科学家成长特征分析——来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证据[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103-113. |
[13] |
常旭华, 姚雯静, 普丽娜. 面向能级提升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 “规模-结构-绩效”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114-124. |
[14] |
徐申. 国际标准制定体系分化的成因检视与话语制度分析——以信息与通信技术标准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125-135. |
[15] |
刘昱宏, 王娟茹.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驱动机理及演进趋势[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9): 136-1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