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3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10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科技金融
科研管理
农业研究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人才研究
 
 
       科研管理
5 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策略研究
陈志辉;孙亮;马欣;范治成;陈磊
《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实施以来,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立法工作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综合性法律法规缺失、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及立法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科技资源共享的立法保障。在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策略方面,应当从立法宗旨、基本原则、立法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立法工作的进行。
2013 Vol. 1 (8): 5-58 [摘要] ( 410 ) HTML (0 KB)  PDF (663 KB)  ( 442 )
9 政府资助形成的科技成果:转移现状、政策制约及建议
邸晓燕;赵捷
政府财政资助形成的科技成果,主要存在于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校,近年来数量增长迅速,但产业化的成效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策的阻碍。本文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总结了政策制约因素,并对发达国家相关做法进行分析借鉴,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建立以成果转化为衡量指标的“量化”拨款模式、简化管理审批程序、收益权下放给承担单位、建立转化的责任制度,等等。
2013 Vol. 1 (8): 9-14 [摘要] ( 395 ) HTML (0 KB)  PDF (1107 KB)  ( 469 )
15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丰度指数研究
吕先志;王瑞丹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本文在2011年全国重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围绕三类重点资源,构建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丰度指数,对各地区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水平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刻画。通过建立这一度量标尺来反映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综合情况,以期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统筹规划和优化布局提供支撑。
2013 Vol. 1 (8): 15-19 [摘要] ( 358 ) HTML (0 KB)  PDF (752 KB)  ( 401 )
       创新研究
20 设计在技术创新中的角色演化研究
陈国栋;沈云霞
产品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它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以宁波设计密集型的厨电企业为例,从设计演化视角探讨企业新产品研发模式和设计、技术与市场的关系,结果发现三家企业的设计创新经历了设计差异化、设计是新产品开发子过程和设计主导三个阶段。设计差异化阶段是市场拉动的创新模式,市场需求知识是创新动力,设计嵌入在技术研发中;设计作为新产品开发子过程是技术推动的创新模式,技术是产品创新的动力,设计虽然没有摆脱对技术的依附性,但却成为新产品开发的独立阶段,市场从主导作用转向影响作用;设计主导阶段是产品设计驱动的创新模式,设计作为创新动力,地位等同于技术与市场,企业构建设计主导的技术创新网络,标志着企业创新模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而且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形成了与技术和市场的互补。
2013 Vol. 1 (8): 20-26 [摘要] ( 373 ) HTML (0 KB)  PDF (1265 KB)  ( 372 )
27 低碳约束下专利权结构创新研究
柳福东
专利权系由高度、长度和宽度三个维度构成的立体结构,其维度的不同取值,可以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专利权结构的设定,为低碳技术发明人与运用人建立了一座联系的桥梁,从而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实现低碳发展。但我国专利权结构呈现价值化倾向,以专有为中心,这造成专利权人的利益关切点与低碳技术创新背离,难以发挥专利权结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护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的功能与作用。尝试利用专利权结构理论与模型,从专利权结构创新的基本原则、变革方向、制度框架、配套政策等进路,设计低碳约束下我国专利权结构创新的制度方案,为构建中国特色气候政策体系提供对策支撑。
2013 Vol. 1 (8): 27-33 [摘要] ( 350 ) HTML (0 KB)  PDF (1239 KB)  ( 268 )
34 基于用户创新社区的开放式创新研究
詹湘东;
使用组织产品和服务的实际终端用户是开放式创新的创新源。但许多组织缺乏用于理解和采纳终端用户思想的能力,担心失去对创新过程的控制,导致许多组织很难吸收这些创新源。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将终端用户融入组织创新过程的集成模式:优化管理领先用户、采用有针对性的用户工具、有效嵌入人力资源、集成组织与用户创新社区。提出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领先用户扩散模式。利用对戴尔公司IdeaStorm网站的案例研究,分析基于用户创新社区的各种模式的实施与管理,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13 Vol. 1 (8): 34-39 [摘要] ( 399 ) HTML (0 KB)  PDF (973 KB)  ( 370 )
       产业研究
40 空间技术溢出与中国城市服务业增长效率
蔡伟宏;李惠娟
利用2005—201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充分考察专业化经济、多样化经济、城市规模、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和距离等因素,深入探讨空间技术溢出与中国城市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邻近地级市之间服务业存在显著的空间技术外溢效应,对生活服务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高于对生产服务业生产效率的作用。专业化水平对生活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拉动作用较大。多样化水平对生产服务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影响较小。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在90~140千米范围内最显著,最大的技术溢出范围为220千米。
2013 Vol. 1 (8): 40-45 [摘要] ( 367 ) HTML (0 KB)  PDF (958 KB)  ( 286 )
46 服务业分部门发展异质性与行业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肖挺;刘华;叶芃
本文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考察由服务业分部门间发展不均衡对从业人员收入分配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1994—2002年与2004—2011年两段时期内服务业细分部门生产率发展异质性、技术效率异质性与行业间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技术进步水平的异质性则与行业间收入差距指标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2013 Vol. 1 (8): 46-52 [摘要] ( 378 ) HTML (0 KB)  PDF (1068 KB)  ( 324 )
53 网络化生产过程视角下的中国工业行业创新效率研究
胡颖慧;陈伟
本文从解剖创新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流动机理出发,揭示了创新生产过程的网络化特征,并将创新生产过程分解为上游的技术开发阶段和下游的经济转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内部实际的运作过程,在考虑子过程之间关联关系及创新要素流动的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对中国37个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各阶段的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技术开发-经济转化效率矩阵为各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2013 Vol. 1 (8): 53-60 [摘要] ( 346 ) HTML (0 KB)  PDF (1267 KB)  ( 255 )
       企业研究
61 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外部影响因素——基于组织间网络的视角
于飞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以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中187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不同类型的网络联结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在企业集群中,企业在供应链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对其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和相互持股关系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正向调节纵向供应链网络中心性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同时,这两类网络的网络密度也对供应链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2013 Vol. 1 (8): 61-66 [摘要] ( 351 ) HTML (0 KB)  PDF (887 KB)  ( 360 )
67 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的协同演化研究
付敬;朱桂龙;樊霞
本文以金发科技作为典型案例,探索了我国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之间的协同演化机制。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发展生命周期中,其合作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螺旋式交互影响作用,而企业学习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其对合作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而阶段性学习方式又从知识获取与应用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演化,从而推动其采用更高级的合作模式。研究凝练出我国企业发展各阶段合作创新模式的关键特征,并发现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由最初简单合作逐步发展为纵横向一体化的契约型网络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合作创新模式与学习方式能有效帮助企业跨越该阶段可能面临的“能力陷阱”。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合作创新与学习方式。
2013 Vol. 1 (8): 67-74 [摘要] ( 340 ) HTML (0 KB)  PDF (1396 KB)  ( 255 )
       人才研究
75 任务紧迫性下个体情感网络特征、情绪劳动及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张敏
借助情景实验,对任务紧迫性下个体情感网络特征、情绪劳动和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浅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深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对情绪劳动的合理引导以及对情感网络的有效控制能够充分运用情绪资源的资本优势,促进个体实施创新行为。
2013 Vol. 1 (8): 75-82 [摘要] ( 375 ) HTML (0 KB)  PDF (1194 KB)  ( 430 )
83 科技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杜鹏程;吴婷;王成城
科技人力资源是目前经济关注的一个重点,但是其研究的重点还需要理清。文章根据CSSCI提供的数据,依据科学计量学原理,利用社会网络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了国内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情况,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3 Vol. 1 (8): 83-89 [摘要] ( 381 ) HTML (0 KB)  PDF (1381 KB)  ( 898 )
       区域研究
90 中国八大经济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黄贤凤;武博;王建华
本文以中国八大经济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为研究对象,应用SE-DEA视窗分析和计量分析技术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八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在2001—2011年期间的均值存在区域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北地区、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从长期趋势看,效率值变化不稳定,忽高忽低;政府创新资金资助、国有产权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负面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企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2013 Vol. 1 (8): 90-97 [摘要] ( 363 ) HTML (0 KB)  PDF (1238 KB)  ( 348 )
98 中国省域研发创新能力差异实证分析
程慧平
本文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地区RD创新能力,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测算中国RD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发现:基尼系数、Theil指数测算结果均显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曲线呈现S型,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倒U型曲线。基尼系数显示:省域之间RD创新能力的差异显著;Theil指数显示:地区内的差距主导潜在创新能力的差异;地区间的差距主导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差异。
2013 Vol. 1 (8): 98-105 [摘要] ( 423 ) HTML (0 KB)  PDF (1091 KB)  ( 1030 )
106 浙江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实践
袁继新;谌凯;林志坚;姚笑秋
2003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引进大院名校联合共建创新载体战略。经过10年的发展,已取得巨大的成就。截至2012年底,累计引进共建创新载体946家,总投资超过122亿元,集聚各类人才超过2.7万人,其中高级职称或博士近7000人,开展各类研发项目1.1万个,授权专利8000多项,产生经济效益超过650亿元。本文分析了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工作实施10年以来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为浙江省科技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撑,并为其他省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3 Vol. 1 (8): 106-109 [摘要] ( 347 ) HTML (0 KB)  PDF (712 KB)  ( 208 )
       农业研究
110 论宁夏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科技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选择
牛国元;俞鸿燕;赵功强
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今后10年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扶贫开发是该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为典型的科技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科技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选择具有战略性意义。
2013 Vol. 1 (8): 110-115 [摘要] ( 369 ) HTML (0 KB)  PDF (1151 KB)  ( 233 )
116 中国乡村民生评量体系的设计与实证研究
杨金龙
本文基于对民生概念的理解,深度考量我国农村居民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影响因子,首先选取了与乡村民生密切相关的63项评量指标,通过专家评定、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初选指标做了进一步的筛选与优化,建立由5个向度、42个指标项构成的中国乡村民生评量体系,并采用AHP法进行了权重确定。最后,以山东省烟台市农村地区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该研究建立的评量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013 Vol. 1 (8): 116-122 [摘要] ( 378 ) HTML (0 KB)  PDF (1206 KB)  ( 290 )
123 农村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敬锁;袁学国;牟少岩;郑纪业
农村科技进步在我国科技创新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展农村科技进步评价是发展和提高我国农村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转化和科技进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的角度,运用增长率的概念,通过对2001—2010年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得出我国过去10年间的农村科技进步水平变化情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3 Vol. 1 (8): 123-127 [摘要] ( 281 ) HTML (0 KB)  PDF (823 KB)  ( 248 )
       科技金融
128 金融发展影响科技创新的实证研究
罗嘉雯;陈浪南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整体角度和企业角度检验了金融开放变量、金融规模变量和金融效率变量对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分离出珠三角地区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变量对科技创新变量有着显著的正效应。同时,本文发现金融发展可以促进政府和企业投入更多的科技经费,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之间存在良性的互相促进关系。
2013 Vol. 1 (8): 128-133 [摘要] ( 388 ) HTML (0 KB)  PDF (975 KB)  ( 312 )
134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中关村科技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吴翌琳;谷彬;
本文以中关村为例,分析了中关村科技金融改革的经验与启示,基于创新调查与企业财务数据的对接,实证分析中关村科技金融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系统论述了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模式与启示,旨在整合多种金融手段,强化动态协同匹配,深化科技金融合作,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
2013 Vol. 1 (8): 134-141 [摘要] ( 366 ) HTML (0 KB)  PDF (1701 KB)  ( 340 )
       国际研究
142 中非科技合作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王晓
科技合作是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中非科技合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新时期中非科技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科技能力建设是中非科技合作的生命力,并提出以科技能力建设为核心、将科技人才和科技政策作为合作重点、加强旗舰项目合作等建议。
2013 Vol. 1 (8): 142-146 [摘要] ( 338 ) HTML (0 KB)  PDF (1012 KB)  ( 271 )
147 斯坦福国际研究院的创新管理分析——基于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视角
徐雨森;余序江
以斯坦福国际研究院(SRI)为案例,分析了其创新管理“五项守则”及创新成果转化的实践,指出了值得知识密集型科技服务机构借鉴的创新管理经验:围绕组织学习来构建创新活动管理的总体运行机制;相应地设计切合知密集型创新活动特征的管理工具、构建创新管理文化;并依据知识活动的系统性来开展创新成果转化。
2013 Vol. 1 (8): 147-152 [摘要] ( 353 ) HTML (0 KB)  PDF (1259 KB)  ( 304 )
153 中美财政科技预算的比较与启示
陈实;王亮
本文在介绍中美科技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美国RD预算的编制方式与流程,反映出RD预算在美国财政总预算中的重要性,编制方式和程序的严密性,预算监督和审核机制的完善性、有效性,以及RD预算的科学性、与其他RD统计数据之间的衔接性,对比说明中国确有必要建立RD预算统计制度,增加RD活动测度指标,丰富完善RD统计体系,实现与国际RD统计标准的接轨。
2013 Vol. 1 (8): 153-158 [摘要] ( 382 ) HTML (0 KB)  PDF (1416 KB)  ( 381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