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21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05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人才研究
研究与探讨
中英文目录
卷首语
 
 
       卷首语
0 新科技运用于产业发展须有新规则为其铺路
金碚
2021 Vol. 2 (2): 0-0 [摘要] ( 8 ) HTML (1 KB)  PDF (968 KB)  ( 187 )
       中英文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21 Vol. 2 (2): 0-00 [摘要] ( 0 ) HTML (1 KB)  PDF (1769 KB)  ( 131 )
       创新研究
1 谁在参与新冠疫苗研发“竞赛”——从参与主体特征到研发模式
王秀芹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是一次对生物医学领域研发创新能力的突击考验,多个国家、企业及科研机构纷纷加入疫苗研发的 “竞赛”中。然而,简单地将这场疫苗研发突击战定性为竞争抑或合作是不客观的,容易陷入狭隘的输赢论。本文认为,病毒的不确定性以及疫苗研发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创新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具有极高的风险,在不同的研发投入动机驱动下,疫苗研发主体将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WHO官方公布的参与166项候选疫苗项目的214家研发机构为样本,结合创新理论对疫苗研发 “竞赛”的图景进行分析,客观剖析参与研发主体特征、创新动力及与研发模式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微观主体研发投入动力与创新模式,对政府及公共部门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021 Vol. 2 (2): 1-8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5871 KB)  ( 468 )
9 伙伴关系、协同意愿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
蒋兴华, 范心雨, 汪玲芳
本文以教育部 “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对伙伴关系、协同创新意愿对于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深入探讨政府支持对此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08份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伙伴关系、协同意愿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政府支持具有调节作用,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而言,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有所不同,而且政府支持的不同维度对协同创新意愿和伙伴关系具有不同的促进效果。
2021 Vol. 2 (2): 9-16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5317 KB)  ( 193 )
17 多维市场竞争是高质量创新的助力还是阻力——基于汽车行业的Heckman两阶段实证检验
张国珍, 潘爱玲, 邱金龙
本文利用独特的汽车尾气排放数据集,在设计多维市场竞争与高低质量创新指标基础上,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市场竞争对创新质量的双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包含 “市场内竞争”和 “市场间竞争”两个维度的强竞争对高质量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成为高质量创新的阻力,即企业所面临的多维市场竞争强度越大,越倾向于选择低质量创新,并加大相应创新规模;当企业面临的多维市场竞争强度较小时,有助于做出高质量创新决策和增加相应创新规模。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定位发挥不同的调节效应,即在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强竞争对低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在差异化战略定位的企业,弱竞争对高质量创新的推动效果更明显。
2021 Vol. 2 (2): 17-26 [摘要] ( 22 ) HTML (1 KB)  PDF (7078 KB)  ( 178 )
27 多层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证
张力, 刘颖琦, 张雷, Ari Kokko
为了更好地理解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本文引入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中的重要分析框架多层次分析视角,在大环境、体制和技术利基三层框架的基础上增加商业模式层,构建多层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分析五种典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对五种路径进行案例研究,并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和影响因素的演化规律进行剖析。研究表明:①通过大环境、体制层、技术利基的多层次作用,商业模式存在拓展型、复制型、整合型、模仿型和替代型五条创新路径;②从五条路径的发展趋势来看,商业模式创新对体制层的依赖性正在减弱,技术利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大,新技术变革或将促使商业模式发生颠覆式创新;③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演进特征是,大环境是不确定的变化要素、体制层采取共生—竞争—共生的动态策略、技术利基呈现未成熟—成熟—未成熟的螺旋上升演进态势。
2021 Vol. 2 (2): 27-38 [摘要] ( 31 ) HTML (1 KB)  PDF (8666 KB)  ( 247 )
       企业研究
39 风险投资网络位置、投资专业化与企业创新
金永红, 廖原, 奚玉芹
本文探究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投资专业化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风险投资网络位置与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次,行业专业化程度会增强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再次,地域专业化程度会减弱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最后,阶段专业化程度会减弱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现有关于风险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文献,而且对风险投资实践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2021 Vol. 2 (2): 39-50 [摘要] ( 28 ) HTML (1 KB)  PDF (7785 KB)  ( 204 )
51 技术创新对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新能源行业为例
黄姝妍, 叶涵影, 张弘毅, 曾原, 陈省宏
新能源发展对中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为了探究技术创新对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程度,本文选取2007—2016年的38家A股上市非ST新能源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非平衡面板数据,同时考虑到内生性的问题,采用动态面板二步系统GMM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从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专利数量、教育水平4个方面,以及加入研发投入与专利、研发人员与专利的两个交互项对新能源行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两个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对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
2021 Vol. 2 (2): 51-57 [摘要] ( 38 ) HTML (1 KB)  PDF (4715 KB)  ( 277 )
58 技术董事、技术资源配置与公司成长——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研究
张德锋, 王伟
本文选取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生命周期为研究视角,探索技术董事、技术资源配置对公司成长的动态效应,以厘清技术董事、技术资源与公司成长之间的内在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技术资源配置是技术董事与公司成长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成熟期最明显,成长期次之,衰退期最弱。立足于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现实环境,本文结论为公司创新能力提升、技术董事治理及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2021 Vol. 2 (2): 58-68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7678 KB)  ( 148 )
       区域研究
69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技术创新——基于277个地级市的空间计量分析
陈凯, 肖鹏
本文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型政绩观背景,研究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从官员激励的视角分析地方政府面临技术创新时做出的行为选择。根据2008—2017年23个省份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有利于促进本地技术创新,但地方政府经济竞争会抑制财政分权对本地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空间效应发现,经济竞争对发展程度相近地区的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型政绩观的推进,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地方政府竞争对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
2021 Vol. 2 (2): 69-79 [摘要] ( 35 ) HTML (1 KB)  PDF (6611 KB)  ( 444 )
80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目标力及其演变评价——基于广州近16年政策文本的分析
卢扬帆, 郑方辉
本文从科技创新政策目标评价的视角切入,基于目标本体评价、绩效目标评价和目标管理评价3个层次划分,创造性地提出政策目标力评价概念。在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基础上,融合扎根理论发现的政策目标表达模型和内容分析法指导构建的目标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广州市近16年科创政策为例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既有政策对目标的内涵、科学性及前后衔接阐释欠清晰,本级目标设定受上级对本市科技创新功能定位的影响明显,而政策目标管理在特定周期内 “重两头轻中间”缺少恒定 “抓力”。科技创新政策目标力评价可提供对政策目标体系调适的重要依据,带来绩效目标评价的信息启发,并为政策实施过程的 “对症治病”提供指引。
2021 Vol. 2 (2): 80-90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8470 KB)  ( 203 )
91 基于子系统协同度评价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测度——以甘肃省为例
杜英, 李睆玲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能力与绩效提升依赖于各子系统的有机协同。本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科技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与耦合效应进行分析。运用2010—2017年相关数据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混合评价模型在揭示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规律的同时,对各相关子系统耦合情况及各内部要素的影响做出判断,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拓宽了思路。
2021 Vol. 2 (2): 91-99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5968 KB)  ( 232 )
       人才研究
100 中国高端人才布局与流动特征研究——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例
柳瑛, 薛新龙, 苏丽锋
高端人才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关键群体,其布局和流动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布局和流动特点的多维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高端人才呈 “中心—外围”式布局,且这一特征主要源于学者在入选人才计划前的流动。高端人才流动具有阶段性特征,在入选人才计划后,学者向外围流动的偏好较入选前有所增强,但规模有限。中西部和东北部等地区的人才困局不仅仅体现于高端人才不足,更体现于较小的研发人员队伍规模以及相对封闭的高端学术劳动力市场。研究结果对理解中国高端人才配置效率、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制度、完善既有人才管理政策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2021 Vol. 2 (2): 100-108 [摘要] ( 20 ) HTML (1 KB)  PDF (6281 KB)  ( 241 )
109 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成长特征、瓶颈及对策
牛萍, 唐梦雪, 瞿群臻
本文在国内外科技创业人才相关文献理论梳理基础上,对426位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进行问卷调研,对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现场考察,对1000多名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创办人进行座谈访谈。分析了中国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成长特征,主要包括人才和企业的特征、创业过程和创业行为特征、影响创业人才及其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等。剖析了科技人才向科技型企业家转型的瓶颈、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提出了培育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建议措施。
2021 Vol. 2 (2): 109-120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8484 KB)  ( 233 )
121 校长海外经历能否提升高校创新水平
张宇扬, 董丽萍, 何瑛, 傅四保
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手工收集整理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海外经历多维数据,系统分析并实证检验校长海外经历与高校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校长海外经历能够显著提升高校的创新水平;校长获取海外经历的年数越长,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与单一国家或单一类型海外经历相比,校长的多国海外经历或复合海外经历对高校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当校长不具有本校前期工作经历、校长具有其他机构工作经历、校长具有政治关联或高校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时,校长海外经历能够显著提高高校的创新水平。本研究拓展了组织创新影响因素和管理者海外经历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中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海归校长的选聘以及海归校长异质性作用的发挥具有相应的启示作用。
2021 Vol. 2 (2): 121-131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6886 KB)  ( 185 )
132 研发人员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工作自主的调节作用
石长慧, 王卓妮, 赵延东
本研究利用全国层面的研发人员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这一群体工作压力、工作自主与工作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3个分维度均显著正相关,与情绪衰竭和工作怠慢的相关程度较高,与低工作效能的相关程度较低。工作自主与工作倦怠3个分维度显著负相关。工作自主在工作压力与情绪衰竭、工作怠慢的关系间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在工作压力对低工作效能的影响中有显著的增强调节作用。基于研究发现,讨论相关的理论涵义和应用价值。
2021 Vol. 2 (2): 132-140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5557 KB)  ( 228 )
       研究与探讨
141 中国海外专利布局对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的影响——基于市场流畅性的分析
姜寒, 代明
在中美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巨大差距和中国海外专利数与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同步剧增的背景下,中国海外专利布局对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的影响值得探讨。已有研究显示:在信息不对称情境下,专利数量与知识交易额的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市场设计理论则指出市场流畅性会影响知识交易,而进口国 (地区)网络化程度和创新能力与其知识市场流畅性正相关。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海外专利布局与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的关系,发现进口国 (地区)网络化程度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市场流畅性产生调节效应。此后,本文采用中国海外专利与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的国别 (地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外专利增长推动了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且在网络化水平较高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进口国 (地区)边际效应较大,说明进口国 (地区)网络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极有可能会对市场流畅性产生正向影响,进而使中国专利实现更多出口价值。据此,增加海外专利数和优化其布局不失为促进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的有效手段。
2021 Vol. 2 (2): 141-151 [摘要] ( 22 ) HTML (1 KB)  PDF (7561 KB)  ( 188 )
152 使用机器人会导致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吗?
程虹, 王华星, 石大千
世界范围内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占份额呈现下降趋势的事实受到广泛关注,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应用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描述了机器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并利用2018年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数据展开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使用机器人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使用机器人所带来企业劳动工资率提高的幅度远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即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未能实现同步,是使用机器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平均而言,企业使用机器人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4%左右。进一步研究发现,机器人所引起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在不同所有制、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的企业有显著差异。
2021 Vol. 2 (2): 152-160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6557 KB)  ( 184 )
161 公众参与科普的众包模式研究
王明, 郑念
众包科普是众包模式在科普活动中的应用。在科普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发展众包科普契合国家科普政策导向,为推进科普机制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湖湘自然科普中心的案例研究表明,众包科普需要根据项目的任务属性建立合适的公众招募机制和分包机制,并加强众包过程管理。促进国内发展众包科普,不仅需要激发公众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优先支持在公益性科普项目中实施众包,鼓励和带动其他社会组织发展众包科普。
2021 Vol. 2 (2): 161-168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5870 KB)  ( 219 )
169 创新能否促进大众创业——基于微观调查与地级市匹配数据的实证研究
唐家龙, 周子琳, 张兴国, 刘如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否对大众创业具有直接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微观调查和中国地级市统计资料的匹配数据,采用Logit模型检验区域创新能力对居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创新能力对居民创业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能力对机会型创业有显著正向作用,对生存型创业无显著影响;发明类专利创新对生存型和机会型创业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外观设计类专利创新只对机会型创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实用新型类专利创新对两类创业均无显著影响。
2021 Vol. 2 (2): 169-178 [摘要] ( 18 ) HTML (1 KB)  PDF (6875 KB)  ( 202 )
       国际研究
179 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及企业对产学研合作问题的认知差异——基于日本深度访谈的文本分析
孙成, 崔维军, 陈光
基于日本深度访谈的文本数据,本文从自我评价和合作伙伴评价两个角度出发,探讨日本的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及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比较分析合作方的公认问题以及在合作意识、合作效率和成果处理方面的认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协调员不足和合作成果评价不完善是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及企业公认的重要问题,并且存在以下认知差异:①在合作意识方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与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看待产学研合作的观念不同,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倾向于开展长期合作的基础研究,企业则倾向于开展有速度感能够商业化的短期合作;②在合作效率方面,产学研合作方对经费、资源的理解存在分歧,以至于很难形成稳定的研究体系,影响了产学研合作效率;③在知识产权处理方面,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及企业对于合作成果的价值及利益分配的认定存在分歧,主要表现为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倾向于以论文发表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公开,企业则为了维持竞争优势倾向于不公开。
2021 Vol. 2 (2): 179-188 [摘要] ( 18 ) HTML (1 KB)  PDF (6762 KB)  ( 213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