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9年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9-11-05

产业研究
国际研究
区域研究
研究与探讨
科技管理
中英文目录
卷首语
 
 
       卷首语
-1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本刊编辑部
2019 Vol. 0 (11): -1-0 [摘要] ( 19 ) HTML (1 KB)  PDF (579 KB)  ( 743 )
       中英文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19 Vol. 0 (11): 0-1 [摘要] ( 19 ) HTML (1 KB)  PDF (5260 KB)  ( 85 )
       科技管理
1 科技社团治理:内涵、问题与实现
鲁云鹏
本文以科技社团的概念与本原性质为逻辑起点,借由治理环境变迁,聚焦科技社团治理的问题、内涵与特征,搭建起科技社团治理理论分析框架。主要结论有:首先,科技社团的本原性质是由互益性衍生的组织社会性与公益性,由契约性构建的组织独立性与生产性;其次,当代科技社团治理需解决的问题在于自治权维护、决策能力与协作效率提升;再次,科技社团治理是指大科学时代下,科技社团通过协调会员同各利益相关者间的权责利关系,并合理设置决策、激励监督及互动合作机制,以实现科学高效创新与传播的动态性制度安排过程。而组织属性趋向混合、结构高度柔性、使命重视公正,也使得科技社团治理区别于其他组织类型治理。
2019 Vol. 0 (11): 1-9 [摘要] ( 44 ) HTML (1 KB)  PDF (913 KB)  ( 291 )
10 技术创新失败挽救中“科学家群”的典型特征及管理启示——基于生物制药案例
董晓东, 张鹏飞
本文从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的视角切入,回溯沙利度胺、伟哥等四种失败药物的挽救过程,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重点描述“科学家”在挽救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科学家群”的典型特征,主要包括“核心+外围”群结构、能力互补、意识互补、宽容失败且永不言败及高度开放,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积极应对创新失败并有效驾驭创新失败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2019 Vol. 0 (11): 10-20 [摘要] ( 35 ) HTML (1 KB)  PDF (924 KB)  ( 435 )
21 全球微生物遗传资源获取规则动态、中国问题与完善建议
李一丁
现今,全球微生物遗传资源培育保藏机构之间的“联网”状态及“共享”微生物遗传资源出现的技术、制度基础为全球微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了技术标准、条件及行为规则,其文本载体主要为示范协议、行为准则和实践手册。这既是全球各微生物遗传资源培育保藏机构长期以来关于获取和惠益分享活动的智慧成果总结,又是对《生物多样性公约》《名古屋议定书》等国际法律文件规定所进行的行业实践。我国微生物遗传资源获取管制领域呈现“行业管理体系领先于行政监督管理体制”“行业获取实践领先于官方政策、法律制定”等特征。这些特征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面临微生物遗传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疏失,微生物遗传资源获取管制专项政策、法律缺位及行业获取规范缺陷等问题。结合示范协议、行为准则和实践手册现状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既要注重微生物遗传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法制建设等外部体制、规范创设构建,还要重视微生物遗传资源培育保藏机构行业获取规范等内部规则完善。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履行 《名古屋议定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17CFX050)。收稿日期:2019-01-30作者简介:李一丁(1984-),男,湖南湘潭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法、科技法、知识产权法。
2019 Vol. 0 (11): 21-29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896 KB)  ( 195 )
       产业研究
30 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与高技术产业绩效
魏新颖, 王宏伟, 徐海龙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计量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在影响高技术产业绩效时受创新环境、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制约。当创新环境指数、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绩效影响的边际效应较大;反之,边际效应较小。劳动者素质和金融环境由于不太能满足创新需求,从而并未显著影响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边际效应。因此,可通过优化创新环境尤其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善金融环境,增强研发投入的作用效果,实现高技术产业绩效的提升。
2019 Vol. 0 (11): 30-37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853 KB)  ( 288 )
38 基于全产业链的无人机物流行业监管体系设计
焦志伦, 吕学海, 刘秉镰
无人机物流是无人机应用的重要领域,也是物流行业技术设备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在总结当前物流行业监管体系特征和无人机物流监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了无人机物流的产业链构成,分析了全产业链监管体系对无人机物流的适用性,并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监管载体和监管方式四个方面,具体讨论了生产、物流和配套服务各个产业链环节的监管体系设计,重点论述了主客体匹配与职能分工、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监管信息平台和监管方式四个方面的具体设计内容,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按照产业链环节设计无人机物流的监管体系、实施全产业链监管是现阶段适应无人机物流行业发展的有效监管体系。
2019 Vol. 0 (11): 38-47 [摘要] ( 34 ) HTML (1 KB)  PDF (996 KB)  ( 289 )
48 动态视角下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分析
刘晓燕, 李金鹏, 单晓红, 杨娟, 魏云凤
进行产业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把握产业内部创新合作变化规律及趋势,对复杂市场变化和行业激烈竞争做出响应,为产业组织治理提供依据,提升产业创新绩效,引导产业优化。本文通过构建创新网络演化模型,运用动态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网络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特征演化中,集成电路创新网络结构呈现由松散型向核型结构演化的趋势;在主体及合作关系演化中,中国企业逐渐占据网络主体地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较低,合作趋于同类型主体间合作,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在网络稳定性演化中,网络变化速率经过前期的波动变化后逐渐降低,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网络稳定性逐步提升,并有效促进了创新绩效产出。
2019 Vol. 0 (11): 48-55 [摘要] ( 20 ) HTML (1 KB)  PDF (1025 KB)  ( 192 )
56 绿色矿业产融研协同共生的数理模型、系统机制与引导政策
周宾
本文通过对中国矿业经济发展现状的经济技术分析后认为,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评估矿业经济转型升级还不能充分体现绿色发展要求,需要对Solow增长核算式进行扩展,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融入其中;根据2007—2016年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并通过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劳动、管理、矿产资源三个要素对矿业经济产出的影响为正向,科技进步的正向作用明显,发展绿色矿业有必要将产业、金融、研发统筹考虑,发挥系统协同共生的作用;对绿色矿业产融研协同共生系统机制分析后发现,强化产融研三者的良性互动,是绿色矿业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健全绿色矿业发展政策体系、为矿业经济转型升级创造和提供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收益回馈机制、运用政策激励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完善公共配套能力建设等政策建议。
2019 Vol. 0 (11): 56-66 [摘要] ( 31 ) HTML (1 KB)  PDF (1269 KB)  ( 291 )
67 知识溢出与集聚的互动关系:一个文献综述
王公博, 关成华
知识溢出与集聚具有内生互动关系,表现为知识溢出促成集聚,集聚也有利于知识溢出。厘清和回顾文献中知识溢出与集聚的互动关系既对我国的创新发展和城市群建设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以知识溢出与集聚的关系为主题,通过构建一个综述框架来回顾重要的已有文献。本文回顾了知识溢出和集聚二者间相互促进的发现过程,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介绍关注知识溢出促成集聚、集聚利于知识溢出两大类研究,解读了知识溢出与集聚内生互动关系,概括和总结出已有文献的不足和可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2019 Vol. 0 (11): 67-75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875 KB)  ( 492 )
76 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行为方案构建
王雪原, 曾灿
本文结合生态战略轮思想、价值链与资源基础理论,设计了“三层次—五环节—七资源”的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行为清单。对清单行为项进行三级编码,采用差距判定方法,确定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行为方案的行为项组合。受企业资金、精力及行为逻辑等方面的限制,在确定行为项关系基础上,采用格雷厄姆和金尼的影响危险性判定思想,从行为清单项的影响力、关联性、收益与成本变化四个方面,设计方案行为项优先序判定方法,最终形成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行为方案,并选择典型企业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行为标准参照、判定与改进提供有效的方法与决策支持。
2019 Vol. 0 (11): 76-84 [摘要] ( 43 ) HTML (1 KB)  PDF (855 KB)  ( 271 )
85 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知识协同演化的机制研究
许倩, 曹兴
本文从分析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特征着手,从微观角度介绍了创新网络中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知识主体进行策略选择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以及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新兴技术企业知识协同的过程和网络化模式以及知识主体进行知识协同的目标。
2019 Vol. 0 (11): 85-92 [摘要] ( 39 ) HTML (1 KB)  PDF (1620 KB)  ( 292 )
93 对外贸易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异质门槛效应
乔美华
本文基于2007—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改进的非角度、非径向Super-SBM产出导向模型评估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构建门槛模型并实证分析对外贸易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八大经济区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域差异显著;以区域经济为门槛变量,对外贸易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跨越第一门槛值时,对外贸易对其呈显著的正效应;当跨越第二门槛值,对外贸易负向溢出效应明显;控制变量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和市场环境、企业规模均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正相关,人力资本却没能有效促进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2019 Vol. 0 (11): 93-102 [摘要] ( 37 ) HTML (1 KB)  PDF (951 KB)  ( 415 )
       区域研究
103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
田红宇, 祝志勇, 胡晓清
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及二者协同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并基于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对这一影响及其动态轨迹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体制有利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且其影响呈倒U形轨迹变动;相反地方政府竞争会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其影响亦呈倒U形轨迹变动;地方政府竞争会减弱财政分权对科技创新效率正向效应的边际贡献,致使二者协同对科技创新效率不利。此外,以上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作用强度上。所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不仅需要深化、完善财政分权体制,还需要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制度规范和激励约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供给侧改革中的粮食生产区位效率差异与产需格局优化研究”(16BJY10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本替代与农业经济效率——以湖北省为例”(18Q036)。
2019 Vol. 0 (11): 103-112 [摘要] ( 22 ) HTML (1 KB)  PDF (924 KB)  ( 342 )
113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EBM-Windows模型
范建平, 连嘉琪, 吴美琴
对于区域来说,科技创新效率大小往往能体现其科技创新能力强弱。本文针对不同时期前沿面无法比较问题,同时为了分析环境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构建考虑外部环境和异质前沿面的改进三阶段EBM-Windows模型,以期更准确评估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根据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 (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西藏的数据)2007—2016年的科技创新效率结果,对比分析各区域效率值,结果表明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影响后,大部分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有所提升,并通过测算引起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大小,提出改进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建议。
2019 Vol. 0 (11): 113-122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1274 KB)  ( 407 )
123 空间结构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演化分析
曹薇, 薛秋霞, 苗建军
本文基于空间结构视角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极的结构分布及演化规律,利用创新重心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予以度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W指数对城市群创新极化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极化效应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但其结构分布具有共性,外围均集中在北翼北部和南翼的中西部地区,极化区集中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区域;同时,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极演化趋势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沿海地区极化区等级升高且范围扩大,沿江地区的极化区先扩张再缩小,沿京杭运河极化区的等级升高、数量变多,铁路沿线城市总体的极化区变多,研究结果以期为中国情境下城市群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2019 Vol. 0 (11): 123-131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2045 KB)  ( 373 )
132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下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基于西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武汉大学创新型城市研究课题组
本文结合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认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创新源头上的重要作用,提升城市创新发展的基础能力;注重发挥大企业的创新优势,增强区域创新发展活力;强化科技创新产权对科技人员的有效激励,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发展;大力发展股权投资,为创新型城市注入金融“活水”;加强城市创新的“硬设施”与“软环境”建设,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升级;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积极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2019 Vol. 0 (11): 132-135 [摘要] ( 31 ) HTML (1 KB)  PDF (796 KB)  ( 334 )
       研究与探讨
136 创新与收获: 独占策略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赵芸潼, 杜玉申, 刘梓毓
自1986年Teece率先提出创新获利问题以来,围绕该主题的研究日益繁荣,研究情境和结论也日趋多样化。然而,现有文献综述或因范围太宽而缺少细节,或因年限较早故无法反映最新成果。本综述的主题严格限定在企业独占策略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通过精读25篇有代表性的文献发现,关于独占策略有效性的研究结论,其差异性程度超过一致性程度,而解释这种差异的变量又过于繁杂且概括性较低。因此,建议未来研究引入案例研究方法辅助构建独占策略与创新收益关系的理论框架;用客观的变量间关系检验代替主观意见调查法并将独占策略有效性影响因素视作调节变量,对其进一步精炼。
2019 Vol. 0 (11): 136-145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0 KB)  ( 150 )
146 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李永慧, 李华晶, 庞雅宁, 李璟琦
本文将绿色发展理念引入制度环境、创业活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中,利用1998—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得出三个结论。首先,机会创业更容易受到技术促进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生存创业更受资金支持、人才发展和环境监管政策的影响;其次,绿色发展规制环境和认知环境是创业活动的前奏,前者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效果更显著;最后,绿色发展规制环境、认知环境和规范环境需要同时改善。
2019 Vol. 0 (11): 146-154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966 KB)  ( 204 )
155 电动汽车技术是创造性破坏技术吗?——来自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江, 邵青青
本文从创造性破坏的角度对电动汽车技术新生态市场的兴起、传统汽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企业的适应性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电动汽车新生态市场已具有一定规模,已构成对传统汽车市场的创造性破坏;电动汽车新兴企业对传统汽车产业构成巨大的创造性破坏,而大企业面对创造性破坏技术积极响应,在新生态市场拥有一定的地位;电动汽车新生态市场的形成符合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
2019 Vol. 0 (11): 155-163 [摘要] ( 69 ) HTML (1 KB)  PDF (1678 KB)  ( 272 )
164 论博士后角色冲突: 理论·诱因·调适
徐东波
本文引入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结合对7名博士后的访谈,深入剖析博士后角色冲突现象。从理论上看,博士后角色本质上是一种学术性角色,其冲突分为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个体层面,角色转换的困境与角色期待的矛盾是博士后冲突的直接原因;制度层面,角色定位的模糊与角色流动的风险是博士后冲突的根本原因。调适博士后角色冲突应将个体与制度策略相结合。政府部门要利用制度明确博士后角色的定位与职能,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博士后角色;设站单位应摒弃“花瓶思维”、坚守“质量底线”、营造“创新氛围”,加强站点建设,提升博士后角色科研创新水平。
2019 Vol. 0 (11): 164-171 [摘要] ( 34 ) HTML (1 KB)  PDF (832 KB)  ( 306 )
       国际研究
172 国外科学仪器的资助政策及特点分析
李坤, 韩焱, 王鉴, 顾灏, 张兆田, 宋朝晖
科学仪器的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了战略支撑,国家的资助计划又是促进科学仪器研发的资金来源和战略指引。分析和总结创新型国家关于科学仪器的资助政策和特点,有利于了解世界先进国家科学仪器的发展规律,为优化和完善中国科学仪器资助体制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对美日英德法等国家科学仪器的发展战略、优先领域、资助计划与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总结发现世界创新型国家的仪器发展计划具有以下共性特点:拥有长期规划与发展定位;优先领域契合国家发展战略;面向机构资助与共享使用管理;注重科学仪器的成果转化。
2019 Vol. 0 (11): 172-179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836 KB)  ( 365 )
180 美国农业科技政策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
高芸, 赵芝俊
本文以总结和归纳美国农业科技政策变迁为中心,从各个阶段的政策着力点和重大改革入手,对美国农业科技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分析政策变迁及相应的机构、体制和经费改革的变迁特征和发展特征,对我国的相关激发创新政策和促进乡村振兴措施开展反思。本文的目标是甄别出历次技术政策改革中的关键政策及其作用机制,剖析美国政策制定依据、机制和相关机构的运行方式,分析科技政策重点的关注和决策体系特征。
2019 Vol. 0 (11): 180-188 [摘要] ( 35 ) HTML (1 KB)  PDF (991 KB)  ( 288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