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9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8-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农业研究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研究与探讨
卷首语
目录
 
 
       目录
0 目录
2019 Vol. 0 (8): 0-0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926 KB)  ( 103 )
       卷首语
0 关于院士工作站的几个事实和最新规定
本刊编辑部
2019 Vol. 0 (8): 0-0 [摘要] ( 1 ) HTML (1 KB)  PDF (1649 KB)  ( 315 )
       创新研究
1 基于历史案例的颠覆性技术特征分析
苏鹏, 苏成, 潘云涛
颠覆性技术能够彻底变革原有的技术格局,影响巨大,波及广泛,世界各国对该技术概念都保持着极高关注热度。当前,颠覆性技术及其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意义价值的阐述和识别方法的探讨,系统化的特征研究数量较少。本文回顾前人的特征整理和设想,整理得到16个特征范畴,并基于液晶技术、数码相机和即时通讯3个典型颠覆性技术案例对其特征范畴进行探究,遵循复制法则对其特征假设进行多次修正、完善和补充。提出颠覆性创新是一种特殊技术竞争关系,并基于技术竞争关系提出颠覆性技术5个特性,最终基于5个特性构建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模型。积极探索颠覆性技术特征现象与内涵,为颠覆性技术后续识别方法研究提供基础。
2019 Vol. 0 (8): 1-9 [摘要] ( 51 ) HTML (1 KB)  PDF (5814 KB)  ( 282 )
10 商学领域创新研究趋势测度——基于UTD24种期刊的分析
张春阳, 丁堃
本文聚焦于UTD24期刊中2000—2017年的创新研究主题文献数据,利用科学计量学指标与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与突现检测算法等,从引证基本结构、科学影响力、跨国合作网络、热点及前沿主题等进行综合测度。研究表明,UTD24期刊上的创新研究文献表现出极强的知识扩散力;美国依然是世界创新研究的科学活动中心,具有较强的科学影响力与合作吸引力;中国逐渐成为稳定扩张的全球创新研究跨国合作网络的重要一员,但网络影响力与美国相差甚大;创新研究的内容呈现多层次与丰富性,创新内部过程与管理研究成为全球学者长期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我国更加关注本土化的创新研究,但对创新的前置因素与行为主体议题探讨不够;全球前沿问题包括众包、风险投资、网络社区、创造力、适应性等,应当给予关注。
2019 Vol. 0 (8): 10-17 [摘要] ( 45 ) HTML (1 KB)  PDF (5541 KB)  ( 213 )
18 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李世奇, 朱平芳
通过测算企业非劳务性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产出的最优滞后期,基于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使用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研究研发补贴对不同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仅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专利和新产品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种创新产出均无显著直接影响。研发投入最优滞后期和产出弹性的结果反映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但转化能力较弱,研发资金和人才的稀缺仍然是非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而得到重视研发补贴的区域协同性、针对性,构建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启示。
2019 Vol. 0 (8): 18-26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5932 KB)  ( 268 )
       产业研究
27 基于专利和面向园区的机器人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与应用
李梦洋, 侯凯洋, 翟东升
目前,机器人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多以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宏观规划为主,少有面向园区发展的机器人产业规划研究,而且现有研究都存在依赖领域专家知识和经验的主观局限性问题。因此,本文选取珠三角地区SSH高科技产业园区为研究案例,尝试利用专利挖掘技术辅助技术路线图制定,以减少主观依赖性;同时从发展动力、核心产品、关键技术和资源保障四个角度,构建适用于园区机器人产业实地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结合园区产业生态和产业技术路线图分析给出发展规划建议,以期实现园区机器人产业结构、保障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提升园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水平。
2019 Vol. 0 (8): 27-34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6186 KB)  ( 1156 )
35 贸易视角下高新区创新绩效研究
熊然, 卫平
本文首先利用动态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104家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然后从城市贸易环境和高新区自身贸易水平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贸易对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贸易环境对高新区创新绩效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种积极效应在直辖市和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一般地级市三个层级的区域呈现明显差异。一般地级市相比较而言对城市贸易环境更为敏感,也更容易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新区自身软硬件影响。反而高新区自身贸易水平的上升并未带动其创新水平提速,主要带来贸易规模的单纯扩张,并未助力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2019 Vol. 0 (8): 35-43 [摘要] ( 49 ) HTML (1 KB)  PDF (6261 KB)  ( 251 )
       企业研究
44 相关多样性是否能促进企业创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睢博, 张万里
本文依据雅各布外部性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基于1998—2013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泊松计数模型、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从企业研发行为和专利申请两个维度对相关多样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相关多样性对企业研发行为和专利申请产生正向作用;从企业性质来看,相关多样性对民营企业研发动机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对国有企业专利申请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地区考察,东部地区相关多样性对企业研发动机、研发投入及其专利申请均具有正向作用,中、西部地区相关多样性对企业研发行为和专利申请影响并不显著。
2019 Vol. 0 (8): 44-51 [摘要] ( 43 ) HTML (1 KB)  PDF (4893 KB)  ( 265 )
52 传统制造业企业战略演进——基于海尔集团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许庆瑞, 陈政融, 吴画斌, 刘海兵
本文力求归纳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战略的演进,以战略引领创新为主线,对代表性的传统家电制造业海尔集团进行了纵向单案例研究,借助矛盾论的思想和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环境对海尔不同战略阶段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决策的变化以企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基本过程,具体表现在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市场创新为导向、组织创新为保障、文化创新为激励,同时战略引领创新也需要领导、协同和组织等相关战略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和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战略引领创新的理论,总结了传统制造业战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指出了目前海尔战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建议,为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指导。
2019 Vol. 0 (8): 52-59 [摘要] ( 46 ) HTML (1 KB)  PDF (6382 KB)  ( 342 )
60 僵尸企业的传染效应及作用机理
邵慰, 刘敏
本文通过利用2010—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加入担保网络的僵尸企业对担保网络内的其他正常企业的传染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加入担保网络的僵尸企业的确存在传染效应,并且这一效应会导致正常企业的绩效下降。进一步的分析还显示,僵尸企业的传染效应最终会大幅提高正常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概率。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化解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让僵尸企业出清市场,不仅应研究僵尸企业出清问题的本身,还应关注僵尸企业带来的传染效应。
2019 Vol. 0 (8): 60-66 [摘要] ( 33 ) HTML (1 KB)  PDF (5091 KB)  ( 137 )
67 企业创新绩效组态路径研究——基于模糊定性分析法
姜启波, 谭清美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运营环境的调查数据,使用fsQCA方法从组态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创新投入和政府补贴要素组合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在创新投入、政府补贴和 (或)外部融资及低市场竞争的组合下,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高创新绩效;获得外部融资对大企业取得高创新绩效显得更加重要。依据研究结论,政府应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健全金融、产权和法律制度;优化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及扶持政策,增加中小企业的创新补贴和信贷扶持力度,适度减少大企业创新补贴;为企业创新提供更低成本和更加便利的外部融资。
2019 Vol. 0 (8): 67-76 [摘要] ( 18 ) HTML (1 KB)  PDF (6776 KB)  ( 299 )
77 用地成本上涨会倒逼企业创新吗?
龚广祥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营商环境抽样调查数据,考察用地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不断上升的用地成本虽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生存压力,但也会倒逼企业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创新概率,而且提高了企业创新投入规模。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纠正样本选择性偏差,以及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异质性分析显示:用地成本上升提高了东部企业、非国有企业、高效率企业及出口企业创新投入规模,但对中西部企业、国有企业、低效率企业及非出口企业并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企业创新与否是自身发展的内生选择,即使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增大,能够享受政策优惠或创新基础薄弱的企业,也不会创新。
2019 Vol. 0 (8): 77-86 [摘要] ( 31 ) HTML (1 KB)  PDF (6474 KB)  ( 212 )
       区域研究
87 城市群内部协同的圈层分化问题研究——基于 “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分析
王明, 郑念
本文将湖南省3+5环长株潭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定量分析2007—2016年间城市群内部互动关系的演变,观察环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经济协同发展的强度。结果表明:核心圈层的长株潭三市协同度逐年上升,但是,湘潭与长沙、株洲的引力差距在加大。在圈层结构上,长沙、株洲和湘潭作为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层,三者之间的经济引力强度明显高于外围五座城市。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协同发展,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跨域调整,并实施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政绩考核机制来解决圈层分化问题。并且,以长沙市为核心,提升城市群核心层对外围层的辐射影响力。同时,外围五座城市需要建立政府合作机制加强互动,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协同度。
2019 Vol. 0 (8): 87-94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5061 KB)  ( 158 )
95 生态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彭定洪, 黄子航
本文针对生态城市发展质量评价问题,提出一种以DPSIR 为指标构建指导框架与犹豫模糊EDAS 方法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在DPSIR 概念框架下,通过对指标间因果联系及反馈机制的分析,建立一套生态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其次,根据评价框架维度间存在相互冲突且指标间相互影响问题,提出一种犹豫模糊EDAS-CRITIC 评价模型,该方法通过待评城市与参评城市平均水平的正负差距体现决策者对待评城市偏好程度。最后,以云南省4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算法验证及结果分析,且通过对比分析得知该方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较好。结果表明:昆明市能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云南省内生态质量发展较好的城市。研究证实,本文所提出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仅评价过程简单明确,且评价结果客观丰富。
2019 Vol. 0 (8): 95-104 [摘要] ( 22 ) HTML (1 KB)  PDF (6554 KB)  ( 181 )
       农业研究
105 集成供应链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构建
霍红, 詹帅
本文明确了集成供应链视角下区块链嵌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内涵,确定了监管主体及对象,在集成供应链内外部嵌入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深入探究区块链嵌入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产品、信息及利益的动态循环,最终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集成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达成共识并保护其隐私,进一步实现农产品质量溯源并满足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将区块链技术嵌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中能够有效减少质量安全隐患,提升消费者信心。
2019 Vol. 0 (8): 105-113 [摘要] ( 51 ) HTML (1 KB)  PDF (7202 KB)  ( 274 )
114 公众对转基因农业技术态度形成中体制性信任的结构维度——基于微博平台互动评论的质性研究
庞祯敬, 叶子荣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微博上热点 “转基因”主题文章的关涉政府的评论观点为原始资料,全面解构公众对转基因农业技术态度形成中体制性信任的结构维度。研究发现,公众对转基因农业技术态度形成中的体制性信任结构表现为以政府能力、政府价值、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官员表现、规制公正性和规制完善性为代表的7大主范畴,可归结为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和规制型信任三种核心范畴,这三种信任形式分别服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衔接,能敏感作用于转基因农业技术的公众态度。
2019 Vol. 0 (8): 114-122 [摘要] ( 42 ) HTML (1 KB)  PDF (6251 KB)  ( 337 )
       研究与探讨
123 论大数据时代数据交易法律框架的构建与完善
王德夫
当下,各类 “大数据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设立。但是,相关交易活动所遵循的法律框架却十分简陋和陈旧。对此,相关法律制度应当明确:在大数据时代,交易的对象是独立、可流转且主要具有财产权属性的 “大数据信息”,而非其他;交易行为则体现为数据信息所有权的转让、数据信息许可使用及信息化服务等多种方式。除了交易合同主体之外,还有广泛的数据信息来源主体和交易活动之外的数据信息利用者,他们的利益即便不体现为直接的财产性权利,也应当通过合适的制度设计获得承认与保障。
2019 Vol. 0 (8): 123-131 [摘要] ( 38 ) HTML (1 KB)  PDF (7216 KB)  ( 155 )
132 邻避冲突治理结构的反思与重塑——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
鄢德奎
当前,一系列邻避现象突显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缺乏法律程序理性的 “无规则互动”。邻避设施 “一闹就停”的背后,折射出政府的治理结构无法因应邻避难题。一般而言,邻避抗争者的行动策略可归结为 “前期的隐忍谋和后期的过度诉求”二阶模式。与此相对,政府的因应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立场左右下,依次采取强硬、妥协和正当化的策略。在科技理性和维稳政治的两极化邻避冲突治理结构中,现行以技术官僚为主力的环境治理范式在处理邻避问题时,往往在科技迷思与政治运作之间徘徊。为此,应当从邻避设施选址引入公众参与、事中加强邻避设施运营环保督察、事后为邻避冲突攸关方提供沟通协商渠道等法律程序维度重塑邻避冲突治理结构。
2019 Vol. 0 (8): 132-142 [摘要] ( 42 ) HTML (1 KB)  PDF (8637 KB)  ( 106 )
143 基于基尼系数的中国科普经费投入公平性分析
李恩极, 李群
在中国科普事业 “马太效应”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本文首次运用收入份额法对科普经费基尼系数进行测算,并按照地区和筹资渠道进行分解,得到各组的子基尼系数以及关于总体基尼系数的边际效应。研究表明:中国人均科普经费在省际之间差异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基尼系数保持在0.5左右。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基尼系数远高于中西部,是总体变化的主导因素,而中西部较为接近;三个地区的基尼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东部地区的基尼系数呈下降态势,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省际差距出现扩大迹象。从筹资渠道看,各来源的省际差异十分显著,其中政府拨款的基尼系数最小,并主导了总体基尼系数的变化。提高政府拨款和中西部科普经费在总体科普经费投入中的比重,有利于改善科普经费投入在省际间的公平性。
2019 Vol. 0 (8): 143-149 [摘要] ( 47 ) HTML (1 KB)  PDF (5162 KB)  ( 155 )
150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基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分析
廖媛, 林佳, 陈清
本文根据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战略规划,总结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历史传承、机遇和挑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9 Vol. 0 (8): 150-160 [摘要] ( 45 ) HTML (1 KB)  PDF (7946 KB)  ( 165 )
161 20年STEM发展趋势与知识图谱分析
方瑀绅
STEM代表科学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这四门学科,已成为先进工业国家培育高端科技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共被引分析法,探讨STEM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从WoS数据库检索获取1996—2016年的SSCI和SCI期刊文章,筛选后得到653篇文章和31174笔引文。结果发现:①近年出版的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加;②研究主题着重在于性别差异、种族和课程标准等,以性别差异为最核心,师资培育最为薄弱;③主要研究类别有10类,与心理学有关的有4种,其次为教育、工程、多学科科学、社会科学、信息与图书科学等研究类别领域;④STEM在研究主题和趋势发展方面与教育学、心理学、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⑤STEM在性别差异及师资培育方面的课程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9 Vol. 0 (8): 161-169 [摘要] ( 45 ) HTML (1 KB)  PDF (6905 KB)  ( 204 )
       国际研究
170 政府如何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钟卫, 陈彦
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一直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经验成为中国政府提高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一个选项。论文从成果供给方 (大学)、成果需求方 (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面临的障碍出发,构建干预供给方、干预需求方以及促进供需双方连接三种机制,并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发达国家在法律法规和经费扶持两方面的具体政策实践解释和验证这三种机制。本文提出 “弥补缺口+政策工具”分析视角,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借鉴或完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干预机制。
2019 Vol. 0 (8): 170-178 [摘要] ( 42 ) HTML (1 KB)  PDF (7313 KB)  ( 253 )
179 以色列人才战略的演变
李晔梦
以色列从1948年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其高技术移民的集群式增长非常规地丰富了国家的人才储备。与此同时,发达的高等教育也培养了大批的优质人才,使以色列成为中东地区智力优势最为明显的国家。但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性的人才流动与强烈的竞争态势给以色列的人才资源带来了挑战。本文从高技术移民的吸收与融合、本土化人才培养及国际引智三个方面梳理了70年来以色列政府储备人才的主要战略,并分析了当今以色列人才流失现象及其原因。
2019 Vol. 0 (8): 179-188 [摘要] ( 50 ) HTML (1 KB)  PDF (6904 KB)  ( 257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